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国画家网
美术家网虚拟展厅
美术家网虚拟展厅
    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2. 一、 创始阶段 这一时代包括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和整个奴隶社会的夏、商、周。 以定居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生时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流行穴居、半穴居及地面建筑;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及干栏式建筑。 前秦的建筑又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了商代早期宫殿遗址。商代末年,商纣王大兴土木:"南距朝歌,北距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这一历史记载也已为现代考古发掘所证实。 周朝的建筑较之殷商更为发达,尤其技术进步很大,开始用瓦盖屋顶。此时建筑以版筑法为主,其屋顶如翼,木柱架构,庭院平整,已具一定法则。在陕西歧山凤稚村发现了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在扶风召陈村有西周中晚期的建筑遗址。 "上古 [详细...]
    1.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2. 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陵墓中空前绝后的宏伟作品,当属秦始皇骊山陵。关于它,文献中曾有不少令人惊异的描述;然而,事实上更有为文献所不曾道及的惊人之处,例如震动世界的兵马俑坑,在最初的文献里并无记载,人们所知道始皇陵留下的只是体量古今第一的高大人工夯筑的封土——陵体而已。   秦始皇陵,史称“骊山”,在陕西临潼骊山主峰北麓原地上。现存陵体为方锥形夯土台,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三层。这陵经过两千多年风雨剥蚀,原来的体形应该更为巨大。陵体周围有夯上墙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 惊世墓葬-秦骊山陵与兵马俑 始皇陵的选地形胜极好。陵南正对骊山主峰,山势崇峻连亘若屏障,陵北为渭水平原 [详细...]
    1.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凿山为穴柏树森森的唐高宗武则天合葬墓
    2. 唐陵特点是利用地形,以山为坟,不采用秦汉人工夯筑的封土方上。 唐乾陵   唐高宗(650—683在位)与皇后武则天合葬乾陵,是唐陵的代表。乾陵位于乾县北梁山上。梁山分三峰:北峰居中为主,前方东西两峰对峙而且形体相仿,犹如门阙。两峰之间依势而向上坡起的地段自然形成神道,乾陵地宫即在北峰,凿山为穴,辟隧道深入地下。隧道墓门用石条层层填塞,缝隙以溶铁汁浇涛锢闭,因此,迄今无损。   乾陵地上情况大致是:主峰(陵体)四周为神墙,近方形平面,四面正中辟门,各设门狮一对。神墙四隅建角楼(角阙)。南神门内为献殿址,门外列石象,自南往北:华表、飞马、朱雀、石马(五对)、石人(十对)、碑、华表南即东西乳峰,上置乳阙(相当宋陵乳台);阙南又有双阙为陵南端入口(相当宋陵鹊台)。这种善于利用地形和运用前导空间与建筑物来陪 [详细...]
    1.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西汉帝陵陵邑带动的富庶繁华
    2. 西汉帝陵陵邑带动的富庶繁华   西汉继承秦朝制度,建造大规模的陵墓,往往一陵役使数万人,工作数年。这些陵墓少数位于渭水南岸,多数在咸阳以西渭水北坂上,地位高敞,陵体宏伟,远望极为醒目。西汉陵墓的制度是:“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用地七顷,方中用地一顷;深十三丈;堂坛高三丈,坟高十二丈”。又,“方中百步,已穿筑为之城,其中开四门,四通,足放六马。然后错浑杂物、杆漆、缯绮、金宝、米谷及埋车马虎豹禽兽。发近郡卒徒,置将军尉侯,以后宫贵幸者皆守园林”。其内部构造为“明中高一丈七尺,四周二丈,内:梓棺、柏黄肠题凑”。这些记载,仍属土圹、四出羡道、木椁的传统制度。   地面今所见唯有高大陵台,是承袭秦制陵墓的形状,累土为方锥形而截去其上部,即所谓“方上&r [详细...]
    1.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商周陵墓的“羡道”等级
    2. 陵墓等级也森严-商周陵墓的“羡道”等级   古代统治阶级厚葬成风,在坟墓上糜费大量人力和物资。帝王一级称“山陵”,是从秦汉开始的词。一般说,陵墓分为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主要是安置棺柩的墓室;开始(约从商代到汉)用木椁室,随后出现砖石结构墓室,东汉以后成为主流。这种地下砖石构筑物,发展到后来,规模宏大,结构严密,真正成为“地下宫殿”。还有一类墓室,由天然山岩中开凿而成;开凿岩墓始见于汉代,但是用于陵墓一级则主要是唐代。我国早期砖石结构资料,多数来自古代墓葬,表现古代对砖石结构在力学和材料施工技术方面达到的水平;古代墓葬,又包括防水、排水、密封等技术方法的历史资料;古代墓葬的地下结构物较地面建筑保存为多,其中包含大量古代建筑的形象和雕刻、绘画艺术等多方面资料; [详细...]
    1. 中国建筑历史——帝王建筑:秦阿房宫
    2. 渭水之滨疑仙境-秦阿房宫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大力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法令,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驰道通达全国,并筑长城以御匈奴。这些措施对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与六国技术成就,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历史上著名的阿房宫,骊山陵,至今遗址犹存。 秦阿房宫遗址   始皇嬴政吸取各国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技术经验,于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开始兴建新宫。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开始兴建更大的一组宫殿----朝宫。朝宫的前殿就是阿房宫。   这次建宫计划,在渭南上林苑中,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许多离宫别馆。据《史记》记载:   “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 [详细...]


Warning: Smarty error: unable to read resource: "user/4141/template/block_1917.tpl"(www.minjianyishu.net/ajax_op.php) in /www/web/sitemagic/public_html/libs/Smarty/Smarty.class.php on line 1093
艺术市场
从LABUBU火爆 看原创设计的坚守
近日,一件薄荷色LABUBU以124.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创下全球LABUBU拍卖最高纪录,此外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也以94.3万元成交,体现了LA...【 详细 】
浙江工业大学举办油画展和美育教育论坛
6月13日,浙江工业大学在朝晖校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研究院举办两项重要学术活动,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美育在新时代的使命。首先是“不坠青云”国际油画展开幕,展...【 详细 】
守正创新:墨彩新象启幕深圳,探索水墨艺术当代路径
6月14日,“墨彩新象——新水墨艺术展(第五回)”在深圳红立方龙岗区公共艺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教学培训部学术指导、深圳市中国画学会主办,中国国家画院...【 详细 】
展览新闻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