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名人访谈 >> 人物访谈
美术家网虚拟展厅
美术家网虚拟展厅
    1. 第二届中意当代艺术双年展·艺术家工作室访谈:马军 黄敏
    2. 桑德罗简称:S 马军简称:M 黄敏简称:H S:你这个是怎么做的? M:孟德斯鸠的书,陶瓷的,运用的传统的工艺,这样变成了一个不能读的书,只有看着这个名字想像它。 S:这个是国画? H:这个是国画的画法,跟我爷爷有关系,我爷爷是学国画的。用油画来表达水墨,其实不太好表达。 [详细...]
    1. 我追求的是一种苍茫的诗意--专访中国美协副主席、岭南翘楚许钦松
    2. 日前,一场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2014典藏·山水作品展”(以下简称“典藏·山水”)的艺术盛宴已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隆重揭幕。包括中国美协副主席许钦松在内的15位参展嘉宾齐赴美术中心共襄盛举。这些参展嘉宾均是当前山水画领域相当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共展出了超过200幅高水准的山水佳品。如此众多的山水大家及其佳作汇聚一堂,可以说是近年来少有的、高水准的一次艺坛盛会。 近年来,许钦松先生的作品早已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他的艺术风格格外突出。借此盛会,笔者有幸和这位被誉为“岭南画派的当代开拓者”的大家就山水画艺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 [详细...]
    1. 典藏·山水揭幕——专访 浪漫山水 杰出代表陈国勇
    2. 日前,一场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2014典藏·山水作品展》(以下简称《典藏·山水》)的艺术盛宴已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隆重揭幕。作为参展嘉宾之一的“浪漫山水”代表画家陈国勇,千里迢迢从西安赶来共襄盛举。和他一起参展的还有另外15位国家画院的同仁,他们均是当前山水画领域各画派的代表性人物,联手带来了超过200幅高水准的山水佳品。能将如此众多的山水大家及其佳作汇聚一堂,堪称是近年来少有的、高水准的一次艺坛盛会。 因为身体原因,陈国勇老师已经很久没在公众面前露面了。而此次盛会期间,笔者有幸和这位被形容为“笔调奇谲、意境诡异”的艺术大家近距离接触了一把 [详细...]
    1. 绚丽青绿与清新水墨的融合——专访著名山水画家方骏教授
    2. 上月底,一场名为《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2014典藏·山水作品展》(以下简称《典藏·山水》)的艺术盛宴已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隆重揭幕。作为参展嘉宾之一的著名山水画家方骏先生,特地从南京赶来共襄盛举。和他一起参展的还有另外15位国家画院的同仁,他们均是当前山水画领域各画派的翘楚,联手带来了超过200幅高水准佳作。能将如此众多的山水大家及其佳作汇聚一堂,堪称是近年来少有的、高水准的一次艺坛盛会。 盛会期间,笔者有幸采访到了这位国内最富盛名的“青绿山水”宗师。一个艺坛大家究竟是如何诞生的?且听他娓娓道来。 育人三十载 率真求个性 [详细...]
    1. 含蓄如轻云蔽月 妩媚若薄雾萦花--赵永夫晓风承露画展专访
    2. 他的仕女顾盼生姿、婉转流莺;他的仕女大胆用墨、工写并用;他的仕女现代模特、古代韵味。 他是谁?他就是80后新锐工笔仕女画家——赵永夫。 谈及近日在山东举办的个展,赵永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之所以把画展取名晓风承露,赵永夫表示,黎明春晓前的万物复苏,宁静、唯美在自己心里一直是个很值得描绘的意境,也更意味着自己的作品也仅仅是一个阶段的新开始,虽然不是朝阳在天,但希望犹胜,勃发之机才符合自己。 几年的积攒,这次精品展可谓厚积薄发,如出岫之云、破空之鹰。 作为一个80后的后起之秀,赵永夫已多次举办 [详细...]
    1. 意义的延伸与弥散
    2. 何: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创作《真实的赝品》这一系列作品的? 焦:应该是2008年的7月份。第一件作品叫《中国制造》——一个很大的箱子,带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如果追溯起来,最早的创作观念应发端于2004年,当时也是创作了一个小箱子,那年国庆节的时候,参加了在重庆铁路医院旁边“十一间”艺术区的展览。展览后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讨论得比较多的还是认为它是一件“超级写实主义”的雕塑。我并不认为它是“超级写实主义”的,“超级写实”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体验,不管是人物还是大的物件,都以逼真的细节来显现。但是,这件作品还是很不一样,它不是对现实物品简单、直接的翻制,也不仅仅是再现。在我看 [详细...]

访谈分类
  人物访谈 事件访谈
艺术研讨会 国画访谈
油画访谈 书法访谈
艺术市场
【历史性时刻|中国油画家的全球坐标】于明受...
中国油画再迎国际高光时刻。 近日,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油画家于明凭借其卓越的艺术成就与在国际具象写实绘画领域的影响力,正式受邀担任第十三届“...【 详细 】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区
不迷信头衔、职称、名气等附加因素,用自己的学识、修养独立地去评判美术作品的优与劣,才能避免陷入种种误区。 别陷入以身份评判美术作品优与劣的误...【 详细 】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2025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首席客座教授马丁·约瑟夫·鲍尔斯访问中国国家画院。在访问期间,他参观了中国艺术家刘万鸣的工作室,并对刘万鸣的画作《墨...【 详细 】
展览新闻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20(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