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民俗风情 >>
      分享到:

      习俗剪风:剪 纸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02 16:11:15 来源:网络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俗生活中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景致。一幅《老鼠娶亲》,堪称最经典的中国式童话,而一幅《梅开二度》则体现了传统礼教社会中别样的、更为人性化的生活场景。

          剪纸在我国民间源远流长。现今发现最早的剪纸作品是新疆吐鲁番地区阿斯塔那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古墓出土的剪纸,距今已有1400多年,材料为麻纸,作品有《对马团花》、《忍冬团花》等,被认为是祭祀剪纸。关于剪纸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原始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两汉时期,流行用彩帛剪成传说中的瑞兽或吉祥物的形象作为护身符,谓之“辟兵缯”。在黄河流域,有一种招魂送病的纸人叫“五道娃娃”,由一串五个圆头、束发、手拉手的男性娃娃组成,分别为东西南北中。如果家里有人生病就要剪“五道娃娃”扔到村外道口,认为这样能驱邪除病;或者有小孩子受到惊吓被认为是掉了魂,便剪两个手拉手的“招魂娃娃”,祝祷一番,保孩子渡过难关。现在,仍然会有一些迷信的人在求医无望的时候用这种方式为家人消灾减难,求得心理安慰。
          “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继晋风。”作为装饰的剪纸大抵也在汉代及两晋时期出现。那时逢年过节,宫廷和民间的妇女们流行用金银箔、彩帛、彩纸剪成花鸟图案,贴(插)在鬓角作为头饰,称为“华胜”、“金胜”或“春胜”,也就是古诗词中描述的“蛾儿雪柳黄金缕”。   

        “剪彩赠相亲,银钗缀凤真”。剪纸虽然没有建筑那样宏大,没有金玉那样贵重,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以它的小巧玲珑、精致秀美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从窗花、门笺、炕围,到灯笼、枕花、鞋面;从结婚、祝寿、过年,到日常梳妆打扮、交际相赠;从犁田推磨、石榴结子到鸳鸯戏水、喜鹊踏梅;从“八仙过海”、“桃园结义”到“张珙跳墙”、“楼台相会”,一切都可以用一把剪刀、一张纸片来表现,造型凝练概括、线条简单朴实,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古老的形式中透露出强烈的现代感,其夸张的艺术语言,生动的艺术形象,活泼的艺术匠心,无一不体现着乡土风俗和民间文化的魅力。

          剪纸有着很强的地方特色。太原地区最常见的是门笺。太原的春联,特别是在农村,多数是剪纸作品。大门的门楣上所贴的横联,名叫“花纸”。所谓花纸,即是以白色麻纸为料,一张一幅,先剪成古代牙旗的形式,然后以红、黄、粉、蓝、紫、青六色,扎染成一圈套一圈的彩虹式图案,之后再剪出流苏和飘带,中间写上吉庆祝福的“年词”,一般为四个字,以五联为一幅。过年时到乡下转一转,感觉家家户户都是五颜六色,彩带飘飘,年节的喜庆气氛尤为浓烈。再就是结婚的时候,必定会有大幅的红双喜字、龙凤呈祥等剪纸作品贴在新房里和拜天地的中堂上,以及相关门窗、过道、器皿和用具上,到处被张扬得喜气洋洋。

          今天,剪纸的技艺不像过去那样家常了,但剪纸艺人并没有放下剪刀,他们以现代生活为题材,以现代审美为标准,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美好的作品,大的可以装裱在镜框里挂在墙上,小的可以夹在书里做书签。(来源:太原晚报)

      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艺术资讯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5(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