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模村距呈坎约5公里,以古建筑和田园风光见长。它是唐朝越国公江华
唐模
的太曾祖父叔举创建的。公无923年,江华的后裔汪思立迁回故乡在太社叔举种植的大片郁郁葱葱的银杏树,率领儿孙迁到些,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江氏子孙不忘唐朝对祖先汪华的恩荣,决定按盛时的规模建立起一个村庄,取名“唐模”。唐模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现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黄山市十大景区
唐模-概况
唐模地处黄山脚下,距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仅十余公里。唐模始建于唐、发
唐模风景
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村落在选址和布局上非常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村中田园风光幽雅别致、亭坊街桥古韵悠悠,特别是水口园林和潺潺水街,使人备感阴柔与平和,置身其中,“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 梅雪冬妍, 地僻历俱忘,四序且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徽谚“唐模棠樾,饿死情愿”也道出了唐模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著名美学家郭因游览后赞道:唐模是清新平和中见玄妙。唐模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现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安徽省优秀文明示范景区、黄山市十大景区。
走近唐模,扑面而来的是古朴典雅、安详宁谧的徽派水口园林。由村中流出的小溪穿过一座座的小石桥,翻越一道道拦水坝,形成一道道人工瀑布流往下游,两岸数十株巨大的樟树浓荫蔽日。特别是那株决定汪氏家族命运的银杏,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据说,唐越国公汪华后裔汪思立精通阴阳八卦,运用堪舆之术相中唐模而植银杏数株,
唐模古楼
择成活处定居,结果宗汪一株茁壮成长,遂举族定居唐模。该村末代翰林许承尧《疑庵诗》中《诘老树》和《老树对》两诗更是赋予了它以人格内涵。徽州人为什么钟情在村口营造水口园林呢?这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村口如人的脸面,故需以优雅先声夺人;二是受阴阳风水理论的影响,徽州人认为水流象征着时间和财富,随着流动将把一切都带走,故修好“水口”加以镇留。檀干园为水口园林的主体部分,因周边遍植檀木而得名。相传为清朝初期,村中一许氏富商为满足老母一睹杭州西湖胜景的愿望而耗巨资建造,故又名“小西湖”。湖广10余亩,园内“三潭相连”,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镜亭”等胜景。值得称道的是镜亭内还珍藏着朱熹、苏轼、米芾、董其昌、黄庭坚、文征明、祝枝山等历代名家书法碑刻18块,镌刻精致,气势恢宏,篆隶行草一应俱全,银钩铁线如龙蛇隐壁,不愧为书法绝作、文物精品,也充分反映了徽商经济繁荣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昌盛。园中还有沙堤亭、“同胞翰林坊”等建筑,沙堤亭二层八角,青顶红柱,飞檐翘角;“同胞翰林坊”,四柱三间冲天式,为表彰康熙年间该村许承宣、许承家兄弟俩同中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而建,再加上清末翰林许承尧,可谓是一村许氏三翰林,该村文风昌盛,教育发达不言而喻。
逆着潺潺流动的檀干溪水上行约一公里,村落建筑渐入眼帘。高阳桥横跨檀干溪,迎送着进出村落的人们。桥建于清雍正年间,石质双孔,桥面上建有五开间殿堂,梁柱檐拱形制,呈现出徽州古廊桥的优美风貌。出高阳桥便是长约600米的唐模水街,清澈的溪流终年不竭,也不漫过溪岸。沿溪两岸相对建造有近百幢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有民居、祠堂、店铺、油坊等,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沿街还建有
唐模风景
40余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溪设美人靠,并有石阶通向河面,供村民浣洗之用。“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酷似一幅清新明丽的村居山水图。凭栏临水或漫步古朴的街巷,仿佛置身于《清明上河图》的意境中,好像步入遥远的宋明时代。古建筑也别有特色,有叫船厅的,外观尤如一艘顶风破浪的商船;有叫白果厅的,整栋建筑全部用白果木建造;许承尧的“翰林院”等豪门巨宅,以及象征族权的祠堂更是宏伟壮观、精雕细镂、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全盛时期徽商的奢华,徽州建筑工匠的精湛技艺,以及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村中还有条石铺成的古戏坦,跳钟馗、柳翠娘马跳财神、蚌壳舞、傩舞等地方戏和民俗表演为古村披上了一层古朴和神秘的面纱,每每令游观者赞叹不已。
“系马唐模温旧梦,水心开遍白莲花”。唐模作为徽州古村落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和烂灿的徽州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人们反朴归真,寻古探幽的极好处所,为众多的旅游者趋之若鹜。
唐模-地理位置
唐模地处黄山脚下,距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仅十余公里。唐模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村落在选址和布局上非常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村中田园风光幽雅别致、亭坊街桥古韵悠悠,特别是水口园林和潺潺水街,使人备感阴柔与平和,徽谚“唐模棠樾,饿死情愿”也道出了唐模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著名美学家郭因游览后赞道:唐模是清新平和中见玄妙。唐模以千年银杏之茂、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名家碑刻之雅、同胞翰林之誉遐迩闻名,堪称徽州古村落的典范,现已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国文明村。
唐模-历史
唐模始建于唐,始称檀干。公元923年唐越国公汪华后裔汪思立受父之命娶此
唐模景色
地程氏为妻,遂迁居该村,并利用风水原理栽植银杏树选址建设家园。同时,为表先主(唐朝皇上)对其祖先汪华及其后代的隆恩,取忠君、忠主之意,决定仿效“后唐”营建一个标准而模范的村庄,便改村名为“唐模”。汪思立便是汪姓迁歙(辖区相当于现在的黄山市)始祖。南宋时,许姓由歙北许村迁入,与原居的程、汪、吴三姓混居,遂为该村大姓。至今村中还留存有唐朝皇帝册封汪华的圣旨和汪氏家族由植树选址而始的族谱。
唐模古村经宋、元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逐渐强盛。特别是清代初期最为鼎盛。这与徽商的发展时间基本吻合。可见古徽州发达村落的营建和发展与徽商的强大经济实力是分不开的。
唐模-经济
唐模村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经济发达。徽州地区有“八山半水半分田,还有一分是庄园”之说,意思就是徽州地区山多田少。在以前以农业为完全产业的社会中,这是一个地区经济的致命要素,于是便有了“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之谚语,意为怪命不好,生在徽州,养到十三四岁,便要到外面去做学徒帮工谋生。经过一代代徽州人的努力,这帮人中有的成了徽商,有的成了大老板,加上徽州土特产等资源丰富,又成了徽商形成的要素。从晋代开始便有了徽州人外出谋生,到了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据说那时期徽商掌握的财富占了整个中国的三成,到了富可敌国的程度。穷苦出身的徽州商人发达后,更注重对教育的投入和故土建设,这便形成了徽州人才的辈出、亦商亦儒和徽州一系列的村落建筑。唐模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在,无论是地方志的记载,还是村中人们的流传,有很多就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唐模-古建筑
唐模村不同与一般的以古民居为代表的古村落,它的特点在于不仅具有徽派建
唐模春季
筑中的牌坊、民居、祠堂,更保留了基于风水理论而营建的村落布局。包括水口上的古树群、造型别异的古亭和小桥群、规制较高的牌坊;清初模仿杭州西湖而建的园林建筑“檀干园”;依溪而建的“水街”更是颇具江南水乡之余韵。正如该村晚清诗人许承尧所云:“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同序旦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
檀干园
建于清初,乾隆年间曾修茸过,以门外溪堤遍植檀树、紫荆树而得名。人称“小西湖”。
人们说忠君铸造了唐模,尽孝则成就了檀干园。和徽州其他地方一样,唐模既出富商,又出达官。相传清初唐模一个姓许的富商,他的母亲想到杭州西湖游览,但山高路远,年老体衰,不便成行。孝子不惜斥以巨资在村边挖塘垒坝,大动土木,模拟西湖的景致,以报孝母亲和乡邻。
檀干园边有一棵400多岁的古树。为电视剧《天仙配》中为七仙女和董永开口做媒的那棵槐荫树。离树不远的沙堤亭,建于清康熙年间。亭子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中空,四边有虚阁,八个角的飞檐上各悬铁马飞铃。沙提亭的附近就是同胞翰林石坊,为纪念康熙皇帝钦点许承宣、许承家兄弟同入翰林而建,因工丽典雅、雕刻精美而被誉为唐模的门户和象片。
水街
水街是夹溪而建的街道市井。小溪不宽,两岸除了分布着近百幢民居之外,杂货店、油坊等一应俱全,店铺前还有杏旗飘扬。沿街筑有40多米长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河设有“美人靠”。溪上的高阳桥是一座廊桥。据说,唐模与歙县的许村、江苏的宜兴(徽商重要的侨寓地之一)的许姓村落都比较有名,而三个地方都有高阳桥。也许这相同的名字可以让徽商稍稍寄托思乡之情吧。
唐模-历史名人
由于唐模村雄厚的经济基础加上环境清净幽雅,是读书的好地方,这里又有着读书的好传统,故而人杰地灵,文风鼎盛,代出名人。如康熙年间许承宣、许承家同胞兄弟皆考中进士,亘古罕见,朝廷为之树“同胞翰林”石坊以示表彰。许承尧,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翰林。徽州一带流传有“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之佳话,而在唐模一村就出了三个翰林,足见此地文风之盛。
唐模-游记
在徽州这片特别的土地上,由于其山川阻隔和诸多原因,遗留着一个个相对封闭的
唐模古镇
村落,它们就像一页页发黄的历史卷张,向世人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与沧桑。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千年古村落--唐模。该村由唐朝至今,经历了千百年的世事沧桑,形成了特有的人文和生存理念--充分融会了儒释道之精髓的哲学体系。特别是历经了徽商鼎盛的明清时期后,代出名人。而如今最能体现她那独特风韵的,莫过于村中那历史遗存的美丽景色、那经千百年逐渐完善的生存空间。
走进唐模,人们一眼就能看到的是唐模古村的水口园林。由村中流出的小溪穿过一座座小石桥,翻越一道道拦水坝,形成一道道人工瀑布流往下游,两岸数十株巨大的樟树,以终年常绿的伞形树冠,掩映着小桥、流水、人家。在离村约一公里的地方,水口园林的内容更为丰富,树旁古亭飞檐翘角,二层八角青顶红柱,亭下石桌石凳,似乎是让远途归来的游子,歇息一下,重振精神与家人团聚;或许是让远走他乡的亲人,莫忘画中故乡。据考证,古徽州水口园林之所以营造的精美且极富有情调,主要源于二个原因,一是村口如人的脸面,故需以优雅,先声夺人;二是受阴阳风水理论的影响,徽州人认为水流象征着时间和财富,随着流动将把一切都带走,故修好"水口"加以镇留。据说唐模水口布局已被仿入"昆明世博园"。过水口前行几分钟,便见一四柱冲天的高大石坊,坊名为"同胞翰林",是为纪念清朝康熙年间该村许氏兄弟两人均因才华出众,考上进士,被皇帝钦点为翰林而建,石坊高约16米,宽约10米,雕琢精美,出入该村人行其下,须昂首景仰。由此可见入仕做官,在徽州社会中的地位之高。作为徽州园林的主要部分,建于清初的"小西湖",又名"檀干园",更是让人驻足忘返。据村史记载,当时该村一许氏富商常年在杭州经商,其母思子心切,每欲前往终不能行,为娱老母,特投巨资,模拟杭州西湖景致,依水流山势建造了唐模小西湖,后将该处作为"许氏义塾",用作后裔子孙接受学习教育的场所。周边遍植檀木,又名"檀干园",希望后裔刻苦学习,努力进取,成为国之有用人才。小西湖占地10余亩,三塘相连,自然形成"三潭映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镜亭等景观。尤其以镜亭内的18方明、清时期刻制的石碑,分别将朱熹、苏轼、米芾、黄庭坚、祝枝山等名家诗词手迹镌刻留真,铁画银勾,真草隶篆,既是文物精品,又是书法绝作。汇集珍藏在一个村落里,可见徽商经济实力之强,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昌盛。
出小西湖,过许氏宗祠,高阳桥成为村落的入口处。高阳桥建于明代,为石质双孔,是古徽州独具特色的廊桥,整座桥面上建了五开间殿堂,堂中梁柱木雕精美,彩绘典雅绚丽,可称明代廊桥建筑之典范。如今古桥已成为人们休息品茶和凭栏赏景的好地方。
出高阳桥便是长约600米的唐模水街,独具特色的唐模水街,实为南北流向的小溪,溪宽5米、
唐模美景
10米不等,清澈的溪流终年不竭。沿溪两岸相对建造有近百幢徽派建筑,有民居、有祠堂、有店铺、有油坊,高低错落,形成夹溪的街道市井。沿街还建有40余米的避雨长廊,廊下临溪设美人靠,供村民及商家生活休息之用。凭栏临水,尤如置身《清明上河图》的意境中,让人觉得步入遥远的宋明时代。正如该村晚清诗人许承尧所云:"喜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地僻历俱忘,同序旦凭花事告;看紫霞西耸,飞布东横,天马南驰,灵金北倚,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
步入唐模,不禁会为众多的明清建筑而赞叹,为"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迷恋,为清醇幽静,处处可画、时时有诗的风情而陶醉,可是游罢而归,却似乎又茫然若有所失。确实,在唐模游历所得,用言语表述似乎很难。也许我们领略的仅仅是一种文化氛围,一种由历史、建筑、文物、民俗、饮食以及哲学、观念等等多层次多方面内容构成的综合体。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又都是耐人寻味的人文景观--一种人化了的自然所显示出来的文化性。而这种文化性又有着其独特的品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视角不同,在唐模的游历收获的有所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