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知识荟萃 >>
      分享到:

      十番详细介绍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18 09:37:05 来源:网络

        盛唐凯旋乐“十番飞钹”,全国仅佛山茶基村能演奏。但上百年的十番古乐向来都是靠老艺人口耳相传流传至今,从未有过文字记载的曲谱。而今,不少珍贵的古乐谱已经失传。

        9月份,一条《唐代十番锣鼓绝艺后继无人》的新闻引发市民对十番古乐命运的关注。记者最近获悉,为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市文化专家对茶基村的十番古乐进行了调查,4首濒临失传的古乐谱即将整理成文流传后世。

        百年古乐全凭老人记忆传承

        “得得得-嚓-笃笃-撑……”31日,记者来到桂城叠南茶基村,听十番老艺人何汉然说,十番的曲谱历来都是一代一代口耳相传,从来没有书面记载,而相传的方式,就是用这种谐音的汉字,编成口诀一样,死记硬背。

        “‘得’表鼓的声音,‘撑’就是打锣,至于相互的配合节奏,则全靠熟练。”何汉然说,因为没有书面的曲谱,每个人的记忆都不尽相同,十番演奏经常出错,一人错了赶紧跟上大伙的节奏,外行人是听不出来的。

        “洒金钱、局古人、钹起、长锣……”这些古雅的名字,就是如今茶基“何广义堂”十番会依然流传的曲牌,其中长的可以演奏20分钟,短的也有10多分钟,九种乐器上百个不同的音节,上百年的传承,全凭老艺人的记忆。

        何汉然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的十番老艺人大部分都在70岁以上了,很多都不识字,从未写下曲谱,如果要整理一首完整的曲谱,需要集中所有人来讨论校对。

        两年前,何广义堂为培养传人,组织过一支娃娃十番队,培训娃娃时也把曲谱的谐音写在黑板上。不过由于何广义堂的老人们多数未学过西洋乐理,这些黑板曲谱只有锣鼓字,而不能反映各音符的节奏以及乐队间的配合,简陋而不规范,外人无法凭曲谱来学习,“希望有外界的音乐家来帮助我们整理曲谱”,村长何汉沛表示了这个心愿。

        唐代凯旋乐仅茶基村能演奏

        据考证,十番锣鼓起源于唐朝,是凯旋乐的一种,明代由安徽、江浙一带传入佛山和叠滘,流传至今已有将近600年历史了,北京故宫博物院也藏有记载十番飞钹表演的国画。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专家陈勇新介绍说,上世纪30年代以前,佛山行政区划中所有的25个铺都有十番队,并分别成立十番会,最为活跃的十番会有:普君墟铺的“日隆别墅”、大基尾铺的“明星影映”、“同乐堂”,石湾中窑的“紫竹山房”,叠滘茶基乡的“何广义堂”等,每当出秋色必演十番,故民间有“无十番不算秋色”之说。传承到今天,就剩南海区茶基村的十番会“何广义堂”了,据说包括安徽、江浙一带的十番打击技法都已失传,茶基的十番在全国可谓硕果仅存,弥足珍贵。

        “佛山的十番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稀有技艺,最大特点是飞钹。”陈勇新说,在中国舞蹈词典中,耍钹的表演有不少,但没有一种是像十番那样用飞钹来擦击演奏。

        抢救性整理濒临失传曲谱

        “如果有曲谱,十番其实不难学。”陈勇新介绍,早在1959年,佛山市业余文工团就曾组织6人到大基尾的十番堂“明星影映”学习十番。当时有一位专家黄金城,根据“明星影映”老师傅马聪的口授,整理出《挂牌》、《碎锦》、《长锣》三种十番曲牌的曲谱。曲谱借助简谱的形式,包括锣鼓总谱以及乐队中各种乐器的分谱,标明节奏,一目了然。“一入门师傅便让我们先背熟锣鼓谱。”陈勇新说,背熟锣鼓谱后,再学不同乐器。演奏时乐队中不同的乐手只消看着曲谱,便很容易掌握十番技艺。

        旧时佛山各地区的十番堂曲谱各不相同,陈勇新称,目前系统整理过的仅有“明星影映”的三支曲牌,而茶基“何广义堂”曲谱至今尚未有系统记录。他告诉记者,据初步统计,何广义堂能够提供四首曲谱,而懂谱的老人家多数已超过80岁,若不加紧整理,便有失传危险。

        陈勇新表示,接下来将组织何广义堂十番队进行一次正式的演出,对之进行录音、录像,再根据录音录像记录曲谱,系统整理。另外,叠北庆云村有善族堂十番会,虽已解散,现在尚存5个老人,其中一个还记得三首曲谱,陈勇新也将安排时间专门采访他。“有了曲谱和录音录像,后人即使未见过十番,也可以学习,便不必担心十番会失传了。”

         

        来源:网络

      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艺术资讯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57(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