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09 17:25:53 来源:网络
在浙江桐乡市灵安集镇,有一家至今仍保持着传统印染工艺的染坊——东仁河染坊,据说已有百年历史。然而最近,这家百年染坊面临即将关停的困境。76岁的店主赵宝荣忧心忡忡:门店关了,这传统的印染工艺该如何传承下去?
店主11岁学手艺
在灵安集镇上的一条老街,记者找到了这家显得有些破落的染坊。不大的店面里,货架上摆放着一些顾客拿来加工的坯布,生意冷清。只有悬挂在店堂的一幅“凤穿牡丹”拷花图,让人惊艳传统印染之美。
过去,桐乡农家可谓是家家养蚕、户户织布,再将这些自织的棉布、绸布拿到染坊印染。但凡人家嫁女儿,必定要准备一床用传统织布工艺和印染工艺制作的花被子作为嫁妆,另外,小孩的花绸布棉袄、包袱,大人用来做衣服的布料,都要到染坊印染。因此,在旧时的集镇上,染坊是必不可少的。
店主赵宝荣从11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印染手艺,涂花板、拷花、染色,染坊所有的活都干遍了,而且一干就是60多年。据他介绍,传统的印染工艺主要是染色和拷花,拷花又因制作工艺不同而分为洋拷花、漆拷花、石灰拷花(即蓝印花布)等。花样则更是繁多,有凤穿牡丹、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松鼠采葡萄等上百种传统花样。传统印染采用的都是植物染料,非常环保。
染锅已无用武之地
回忆起染坊的繁荣时期,赵宝荣说,当时人们到店里来染色是要排队的,染好的布在路的两边晒上几公里长。然而,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农民自织布的少了,人们开始到商店里选购现成的被面、衣服和布料,染坊的生存空间也就越来越小了,各个地方的染坊陆续关停,灵安集镇上原来的四五家染坊也仅剩了赵宝荣一家。
站在染坊的小天井里,一排排晾布的竹竿见证了染坊曾经的辉煌,一旁闲置的一口大锅就是当时染色用的,一次可染上五六百尺布。而现在,这口大锅已无用武之地。老赵会把平时收下来的活积攒起来,每个月集中一两个下午印染,上浆拷花、着色印染、刮浆整理,延续着这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技艺。
传统工艺乏人继承
现在,这家百年染坊即将面临拆迁,考虑到现在的印染生意本身也不好,赵宝荣表示动迁后不准备再继续开店了。令他放心不下的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这手印染技术该怎样流传下去:“现在染坊所赖以生存的市场越来越小,谁还愿意学这个?”在老赵的染坊里,云南小伙杨飞已在店里打工七八年,手艺也学了个八九成,但他表示:“以后不会从事这种印染,这种染法和我们家乡的印染方法不同,不适合。”
来源:文新传媒
|
- 艺术图库
-
- 艺术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