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技艺传承 >>
      分享到:

      蓝印花布,曾经的流行时尚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09 17:26:17 来源:网络
        蓝印花布,曾经的流行时尚

          相友文老人印染的这一“凤穿牡丹”蓝印花布象征着吉祥幸福。记者韩筱雨摄

          通讯员刘鹏王树栋魏英亮记者韩筱雨

          蓝色的底、白色的花,这种素朴的棉布曾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曾经辉煌盛极一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逐渐衰败,近年来传统文化的回归,蓝印花布又显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日前,记者到临沂苍山进行了探访。

          发展:衣被天下

          将防染浆透过印版刷在白布上晾干,再将布放进盛满靛蓝染料的缸中煮染……5月30日,在苍山县大仲村镇小吴宅村,蓝印花布的传承人、70多岁的相友文老人给记者演示了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

          据史料记载,蓝印花布是在唐宋“药斑布”、明代“ 浇花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布抹灰药而青,候干,去灰药,则蓝白相间”。

          蓝印花布是用防染方法印染而成的,印花板过去采用油纸刻制。解放后,逐渐为塑料布代替。染法为:先用豆浆,石灰、蛋清混合作为防染浆,透过印版刷在白布上,晾干后再用靛蓝水色煮染,待布干后刮去灰浆,呈蓝底白花,故被称为蓝印花布。

          由于沂蒙山生产棉花,同时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促使了印染工艺的产生。各集镇相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染坊的发展,使沂蒙山区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

          苍山是临沂民间蓝印花布的主要产地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在20世纪60年代前印染作坊遍及乡村,尤以大仲村镇小吴宅村相氏作坊最为突出。小吴宅村蓝印花布印染始于清代中后期嘉庆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

          回忆:兴极一时

          蓝印花布题材广泛,形式和内容丰富,多达百余品种,并且都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寓意,因此在以前尤其备受人们喜爱。

          现在在相友文家中还保存着30多块花纹板,多以梅兰竹菊、花草虫鸟、龙凤走兽为主,并带有明显象征谐音和美好寓意。如“凤穿牡丹”象征着吉祥幸福,“梅兰竹菊”意喻品德高尚……

          从相友文的老祖父相会堂从师学艺引进印制蓝印花布至解放前,这一时期,苍山大仲村有三家印染作坊,并且大都是家传,民间艺人把学到的这门手艺当作养家糊口的行当,每逢乡村开集,接受农家的来料加工印花布,民间妇女以着蓝花布为美,颇为一种流行。像被面、蚊帐、枕套、帐沿、包袱布等都为蓝印花布制作,成为人们生活的日常用品,也是蓝印花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据相友文老人回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每逢村集,他都会接到大批的来料加工,最多的时候甚至一次能接到500多块钱的订单,足可见当时蓝印花布的兴盛。

          秘诀:青胜于蓝

          “蓝印花布最重要的工序就是染色,有‘三分印七分染’的说法”。相友文老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每块蓝印花布至少要进行三次染色。在染色阶段,特别讲究精细,染第一遍为“月白”,第二遍为“二蓝”,三遍为“鸦青”,因此有“三分印七分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说。

          用来染布的颜料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沂蒙先民利用蓝草来染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大师荀子曾为兰陵令,所管辖区域兰陵以种植蓝草闻名,他亲眼目睹了蓝草的色素转化过程。

          明代中期,从江南引进织造技术,带来了沂蒙土布的发展。明末清初,广州花商传来了蓼蓝种子,是为植物蓝靛的原料。沂蒙山区民间蓝草的大量种植,为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

          据相友文说,他用来染色的这一缸染料也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染过几次颜色变淡后,再加入颜色调制,一直沿用至今。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

      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艺术资讯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8(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