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技艺传承 >>
      分享到:

      刘大炮的印染人生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7-09 17:28:04 来源:网络

         (一)

          一团浓密而纯粹的靛蓝在清清河水中,缓缓地漾开,慢慢地稀薄,越来越淡,终于将河水洇成一派天蓝,和此时的晴空一般通透,呈现出一种无可言说的奇异的美。我被这神奇的景象迷惑着,然而水波却被猛然甩起,一串串水珠在阳光下闪射出五彩的珠光,璀璨夺目,一条蓝色的蛟龙横空出世,“啪!”的一声又落入水里,如此几番升腾起伏,终于被卷成一团拎起上岸。打开拧干的一团深蓝,一幅凤求凰的图案在水的涤荡后傲然显影,一对优美灵动的凤凰在蓝色的底布上展翅欲飞。恍惚中,古老的神话传说正在复活……

          夕阳之下,沱江边上,在优雅的凤凰古城,我目睹了蓝印花布———这一古老而青翠的时尚,在天然靛蓝中显影的神奇与美丽。漂洗蓝印花布的人,亮亮的光头大大的鼓眼,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凤凰刘氏老染坊的主人刘大炮,一个爽朗、刚直的七旬老艺人。

          蓝印花布是一种曾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古老手工印花织物,始于秦汉,盛于唐宋,普及于明清。而今,我们尚可于远离尘嚣的湘西凤凰古城寻觅到它薪火相传的踪迹。

          老人介绍说,湘西蓝印花布风格简洁、朴素、纯粹,既粗犷强烈,又细致入微,涂抹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今,他的蓝印花布依然采用纯天然植物提炼的、原汁原味的靛蓝染料和最古老的镂空花版印染工艺,共有雕版、调浆、刮浆、下靛、搅缸、入染、漂洗、晾晒、滚踩九道制作流程。

          (二)

          眼前的这位老人本名刘贡鑫,1936年出生于凤凰城里印花最精致讲究的刘氏染匠铺,因其脾气直来直去,得了个“大炮”的外号。老人的一生经历坎坷而传奇,12岁就辍学学艺,因其与生俱来对美的敏感和对印染的悟性,很快便学成了祖宗的技艺绝活,16岁即成为祖业的掌门人。1957年刘家经营了一百多年的老染匠铺并入了合作社,此后的岁月里,这位年轻染坊传人被迫放弃了祖传的印染手艺,他做过织工、赶过马车、当过铁匠。而文革期间,刘家祖传的60多个传统图案模子被毁,又几乎断绝了他续承祖业的信心与可能。

          从1982年开始,大炮师傅走遍了周边四省市,搜集印花布图案,有一次他路过四川秀山县,见到一水果摊棚子上有一块残破的蓝印花布,花型是从未见过的,顿时心喜若狂,花高价买了过来,拿到那块烂花布,他笑得合不拢嘴。对于他来说,每收集到一种传统印花图案都显得弥足珍贵。

          大炮师傅将收集的图案一笔一笔地描在特制的硬纸板上,再一刀一刀地镂刻出来……时至今日,他收集的传统图案已达300多种,居全国同行之首。不仅如此,他还收藏了300多张珍贵的唐以来的历代传统图案雕版,直令业内同行羡慕称奇。这些经过一辈辈手艺人,无数次改良流传下来的雕板,是祖辈先人智慧的结晶,图案已接近完美,以其古老而蓬勃的艺术内蕴滋养和丰富着他的蓝印人生。

          大炮师傅对染料的调配已达随心所欲的极致境界,他不用试染,直接将手伸进染缸,看看从掌上滴下的水珠颜色便能判断是否符合要求。他的作品材质纯朴色彩鲜明,图案对称和谐完美,线条细腻层次分明,经典与优雅共存,装饰效果十分丰富。印染的每一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加工工艺老道,表现技巧精深。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吉祥纹样,最具代表性的有:《凤凰牡丹》、《凤戏牡丹》、《福寿同春》、《富贵平安》、《双喜临门》等,以凤凰、牡丹、花瓶、如意表达平安如意、富贵平安等美好寓意,寄托着湘西百姓对美满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他们朴素的审美情趣。由于他印染工艺讲究,蓝印花布上的颜色愈洗愈鲜亮,花型越洗越分明,时间越久就越有一种特殊的美感,让人百看不厌。如今,他的印染作品远销日本、东南亚和西欧各国,蜚声海外。他对我说:“如果我不致力挖掘传统,完全可以大批制作具有现代绘画效果的蜡染、扎染产品,能够赚很多钱,但我们宝贵的传统工艺慢慢失传,就太可惜了!现在的手艺人不应该仅仅把手艺当饭碗。”闻之,不禁令人肃然起敬。


          在继承传统印染技术的基础上,他想到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他追求的是古老时尚的现代精神。1980年的一天,黄永玉到大炮的染布作坊参观,兴趣所至,在一匹白布上用豆浆粉画了一幅荷花,交与他试染,大炮竟将这幅荷花染得出奇地好看,既有蓝印花布单纯质朴的特色,又保留着水墨画酣畅明快的韵味,直令国画大师拍案称奇。此后,黄永玉又将四幅作品交其染制,大炮就此创制了以传统印染工艺制作做国画的独门绝技。一来二去,两位大师惺惺相惜、成为挚友。如今,凡是到过大炮师傅家的人,都会看到黄永玉为他画的像———正襟端坐,两手抚膝,手泛着蓝色幽光似乎刚从染缸中拔出,头顶有尖并作怒目金刚之状,题款为“大炮在此,百无禁忌”。

          1999年5月,意大利佛罗伦萨政府和民间工艺学会,邀请刘大炮参加他们的艺术节,请之进行手工艺表演并展出作品,他以精湛的技艺和近乎完美的蓝印花布赢得了鲜花、掌声和赞誉。刘大炮就此出名。回国后,各种荣誉和应酬纷沓而至,他却说:"我喜欢清静,只想有更多的时间把我的蓝印花布做好!"多次拒绝了各种各样的邀请及采访。但为了使染艺传承下去,他接受了中央美术学院的特聘,当了教授,经常赴北京为学生上课,把自己家也当成了该学校的实习基地。

          (三)

          一幅幅蓝印花布上美丽动人的图案,一个个艺术家们惺惺相惜的故事,一丝丝艺术人生的馨香,一缕缕艺术家们的绕梁余音,一切浓郁的艺术氛围令我眩目、沉迷。

          对于未来,他说凤凰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不仅要城,也要人,要与文化与艺术相关的人。他很想政府批一块地,让他修作坊和展厅,展览花版和作品,还要做10个架子晒布,那才叫气派。他说原来学艺仅是混生活,染了布就赶场卖掉。改革开放后在有文化的人指点下,他的蓝印花布才成了艺术品。如果有了专门的作坊,来人参观时,他可以表演一套印染工艺流程,让人拍下来,留作资料,报答社会与国家。他现在已经73岁了,时间不等人,这些事要抢时间做了。

          他还说,在意大利表演时,对意大利人说过欢迎他们来家乡看看,而现在欧洲有个旅行团要来,并要把他的染坊作为参观点。可是作坊还没有影子,他很心慌、很焦虑。如果客人来时,就算正在恢复作坊,也好一些。不然,真怕外国人说他吹牛皮。说着说着,他的眉头皱得紧紧的。

          当代浩荡的城市化进程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使得曾经鲜活地存在于这个古老国度的每一方水土中的民间艺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传承挑战,另一方,它又在为这些曾经十分生活化的旧日时尚提供着转型发展的契机。百代传承的蓝印花布工艺两千年风雨兼程至今,这古老的时尚依然新鲜青翠,古朴的图案或写实或抽象,纯净的颜色或绚白或幽蓝,不仅昭示着鲜活的往事,更撩拨着今人灵魂深处最柔软、最敏感的乡愁神经。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

      更多...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更多...艺术资讯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69(s)   6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