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分享到:

      情感:绘画艺术的美学内核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8-28 16:02:45 来源:网络

        作者:杜国浩  来源:网络


          摘要:绘画这一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作为一种精神情感的表达与创造过程和方式,倾注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只有把自己的艺术情感与人民的、祖国的和人类的现实与未来联系在一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触摸到艺术的真谛。
          关键词:视觉艺术;胆;魂;情感;形式

          绘画,这一重要的视觉艺术形式,伴随着开放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从古典到现代;从具象到抽象;从装饰到综合>>林林总总,这缤纷的美术世界正如艺术哲人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说:“科学同情各种艺术形式和各种艺术流派,对完全相反的形式与派别一视同仁,把它们看做人类精神的不同的表现,认为形式与派别越多越相反,人类的精神面貌就表现得越多越新颖,”这也给从艺者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作的空间。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艺术的繁荣同时也给不少从艺者带来了些许无所适从的无奈,更可怕的是,有时在利欲的驱使下迷失了艺术创作的情感真谛。

          我们知道绘画作品构成画面基本要素的点、线、面,它们在画面中的关系和各自的趋向,可能是可视的具体形象,也可能是一些抽象的符号、笔触、肌理、颜色等,它们都是作者情感的结晶,需要作者情感的投入,真诚的热爱。要有感而发,重精神,重感情,重内涵,才能放出智慧的光芒,才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触摸到艺术的真谛。中外美术史上众多艺术大师的艺术实践轨迹便可验证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这是我国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关于国画创作的名言,李可染先生所说的“胆”与“魂”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对国画创作而言,实际在整个艺术创作中亦是如此。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创新中不失艺术的本真,不失真诚与情感,李可染先生就是这样去实践的。他的国画《梅园》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梅园》除一亭外,全部画面都是枝杈交错,乱线缠绵;繁花竞放,红点密集。在墨线与色点密锣紧鼓的交响中充分表现了梅园的红酣,梅园的闹,梅园的深邃意境。当我最初看到这幅画时,感到这才是我想象中所追求的梅园,是梅园的浓缩与扩展,它令我陶醉。”可染先生用他那充满激情的“粗细不等的线、稠密曲折的线、纷飞乱舞的线布下迷宫,引观众迷途于花径而忘返”。通过作品中的笔情墨趣与受众进行情感的交流以达产生共鸣的目的,仅是李可染先生作品之一斑,李可染先生在创作上往往更注意画面构图的经营,以充分发挥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李可染最大限度地调动画面的所有面积”,“李可染构图的‘满>和>挤,是为了内涵的丰富与宽敞。他将观众的视线往画里引,往画境的深处引,不让人们的视野游离于画外或彷徨于画的边缘。《峨眉秋色》的构图顶天立地,为的是包围观众的感觉与感受,不让出此山。”这也可凸见李可染绘画中情感把握与传递的独到之处。人们喜欢看李可染的画,爱李可染的画。主要爱其独特的形式、自家的意境,更爱其画中情感的真挚。“《鲁迅故居百草园》其实只是平常的一角废园,然而那白墙上乌黑的门窗象是睁大着的眼睛,它凝视着观众,因为它记得童年的鲁迅。杂草满地,清瘦的野树自在地伸展,随着微风的吹拂轻轻摇曳,庭园是显得有些荒芜了,正寄寓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深深的缅怀。李画中比较少见的,是作者在这幅画上题记了较长一段鲁迅的原文,这是作者不可抑止的真情的流露。”

          从李可染先生的作品我们知道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师,其绘画作品本身就是充分体现艺术家情感的完美整体,不管它是小景小品,还是视野开阔、气势磅礴、场面恢宏的举世名作。人们常说,美术和音乐一样,是世界语,即使不懂内容,人们亦能欣赏。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艺术中流露的情感是人类的共性,这是任何种族的人都能解读的语言,不会出现失语的尴尬,我想就是抽象绘画也不会例外吧。提起抽象绘画,笔者不得不提近代抽象绘画大师康定斯基,他那“非物形绘画”,在画面上找不到一点“再现因素”,有的只是点、线、面与色彩的交织、排列和组合,康定斯基以这种纯粹抽象的形与色表现情感,是基于他“新绘画”(即抽象绘画)的理论。他的《论艺术中的精神》一书对此理论作了详尽的阐述,“他认为画家创作一幅画是由于一种迫切的‘内在的需要>或‘内心的音响>,也就是蕴藏在画家灵魂中的‘情感>,这情感必须凭借感觉这种‘媒材>而形之于外,即成为艺术品。观众又凭借感觉而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因而一幅画跟一首歌曲并无不同之处,两者都是一种传导。成功的歌手唱一首歌把他的情感从观众心中重新引起,成功的画家之所为也是如此。”康定斯基作为一个抽象派绘画大师,他把画家的内在需要与受众的情感心理相呼应,看作是艺术创作成功与否的唯一要素。笔者认为康定斯基是正确的,虽然抽象绘画还不是所有国人都能理解的视觉艺术,但如无标题音乐一样,见仁见智人们还是可以从康定斯基的众多的抽象画如:《红色的小梦》、《有伴奏的中心》、《小小的欢乐》、《构图2号》等作品中窥见艺术家的点滴情感痕迹的吧?

          绘画“这确实自始至终是一种‘以目会心,以心运手>的活动。”这种活动往往倾注了画家的主观情感,在这个情感的驱动下,同样的景观、同样的物体或同样的题材内容会产生风格、手法迥异的画面。人们不会忘记19世纪末继承了印象派余韵的凡高、塞尚,他们在以同样枝叶茂密的丛林为绘画创作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时,“塞尚是以一片片的短笔触画得成团成块、纪实厚重;而凡高则以一条条的短笔触,画得象火焰的窜动,波浪的翻滚。”这正应了冈布里奇所说的“艺术家跟作家一样,在他着手给自然搞一个‘摹本>之前,先得有一套自己的‘词汇>。”而这个“词汇”应人而异,凡高在那短促的37载生命历程中,对大自然,对人类始终充满了炽热的火一样的激情,他那颤动的笔触,强烈的色彩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苦难和爱情。他信奉画要“画得很有感情,这才是画家。”他那众多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向日葵》、《麦田》、《自画像》、《悲痛》、《阿勒疗养院庭园》、《吸烟的人》、《星夜》等证明他做到了。

          出身于富商和银行家家庭的保罗>塞尚的风景画“属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景画的伟大传统,然而,又像眼睛所看到的那样,它被看成是一个人知觉的极大积累。画家将这些分解成抽象的成分,重新组织成新型的绘画真实。”塞尚每画一次风景画,实际都是在对时间、空间做一次新的艺术体验,这种体验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追寻,而是一个艺术先知探求艺术真谛的一次试验,因为在塞尚的心目中“我比我周围的所有人都要强。”因此每次风景写生如:《圣维克多山》、《普罗旺斯的房子》、《安奈西湖》等和大量的景物画、人物肖像画都成了他创造自己的美学理想的一次次探索,这种智者的情感成了塞尚作品的表征,也确立了他“现代绘画之父”的位置。

          我国南北朝时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情者文之经”,“繁采寡情,味之必厌”。老祖宗的话指出了艺术创作的本质,今天看也不为过时。谁都知道,“艺术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揭示的是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对于人类自身心灵和精神情感的感性表达与创造的程度。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情感的表达与创造过程和方式,不一定要很多人观赏才能实现其自身价值,只要创造性地真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心境与精神的探求,便实现了艺术存在的空间。”这也仅仅表示了艺术的存在,然而艺术真正的存在价值又何在呢?笔者认为艺术的社会价值应该是艺术的存在价值,也就是说艺术家的情感表达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息息相通的,他是与他那个时代同呼吸共悲欢的,不是游离于时代之外的“圣人”,翻开中外美术史,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人们熟知的俄罗斯绘画大师列宾,他的油画《伏尔加纤夫》是他的毕业创作,在画中他通过塑造一群破衣烂衫、饱经风霜、健壮而善良的、恼怒而有耐性的、受尽折磨而不驯服的俄罗斯社会最底层的纤夫形象,揭露了沙皇社会的黑暗和俄罗斯人民的愤怒不屈和反抗。列宾作为俄国巡回展览画派的代表,还有许多作品如:《拒绝忏悔》、《意外归来》等均把表现革命者的形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艺术家爱国、爱人民的情愫。与列宾一样始终关注人民的疾苦、国家与民族的安危的俄国进步艺术家有许许多多,无法一一列举,笔者仅举:苏里柯夫、瓦斯涅佐夫、别罗夫、希施金、列维坦、萨维茨基、萨甫拉索夫等,以表示对他们的敬意。同样从文艺复兴到现代,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艺术大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布朗、戈雅、大卫、杜米埃、席里柯、德拉科洛瓦、米莱、门采尔、蒙卡奇、毕加索等等不胜枚举,他们都从自身出发,用画笔关注着人类,关注人类社会的风风雨雨,关注人类的和平与未来。同样,令我肃然起敬的还有许许多多我国的艺术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叶浅予、蒋兆和、关良、司徒乔等等。他们的创作始终没有离开写实这条主线,从他们的作品中也时时能感受到大师们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中国现代绘画史》对司徒乔的为人为艺曾做了十分详尽的描述,我仅摘录几段,以此与读者共同怀念我们的艺术家。“司徒乔没有受过学院式的教育,是表现的欲望和燃烧的热情使他无师自通。他生活在时代的激流中,一幕幕动人心魄的活生生的现实诱发着他的创作激情和艺术灵感。几个如狼似虎的警察凶残地对待一个弱小地孕妇,它使画家由震惊而愤怒,以他那并不熟练的画笔却刀砍斧劈般地留下了《五个警察和一个O》。”

          “鲁迅的去世使画家悲痛不已,面对着这位曾给自己予热情肯定和善意诱导的一代文豪的遗容,拔出特制的竹笔肃然倾述了深切的哀思。日寇的入侵导致了中华民族的灾难深重,侨居海外的画家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自己的同胞,一出街头剧激起强烈共鸣,司徒乔不但画了许多速写,并创作了油画《放下你的鞭子》。”“人们把这些作品看作是‘血与泪的交织>,称画家是‘有血性的画家>。郭沫若也在题为《从灾难中象巨人一样崛起》中写道:‘八、九年来在灾难中,不曾把这灾难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我对着司徒先生的成就倒是引起了深刻的反省内疚,尤其看到他只是以三个月的努力画出了这许多的画面我是佩服了他的献身的精神>>。>性情必真。方能以情动人,不必在司徒乔的作品中挑剔技法上的欠缺。他是一位激情画家,”一位心中永远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与民族的画家。同样,我们也不会忘记另一位“愿以区区画笔为民族疾苦冒死挣抗,”的艺术大师蒋兆和,对于他的为人为画《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书中也有很详尽的描述。

          “蒋兆和在解放前是以画下层社会的民情题材著名的。《流民图》是他的代表作,长二十七米,高两米,画面上有一百多个真人大小的人物。他在作品的自序中说,这画是‘意籍真情,以抒悲愤。>又说自己‘不惮万里,深入难区,凡所目击心伤,弗惜特加刻划,所谓东方谲谏,其在斯乎!>他还画过许多此类现实题材的作品,如《卖子图》、《流浪小子》、《老父操琴》、《囚犯》等等。按蒋兆和自己的说法:‘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共茗此盏>>>蒋兆和是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这使笔者不仅又想起我国古代以画竹、石著称的郑板桥,他在山东做小县官时曾画了一幅《风竹图》并题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以表达他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感。把自己的艺术情感与人民的、祖国的和人类的现实与未来联系在一起,这种艺术家和他们所创作的不朽之作是永远不会被世人忘怀,并将永远载人人类的艺术史册。


      Warning: Smarty error: unable to read resource: "user/4141/template/block_1917.tpl"(www.minjianyishu.net/ajax_op.php) in /www/web/sitemagic/public_html/libs/Smarty/Smarty.class.php on line 1093
      更多...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98(s)   6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