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分享到:

      说“圆”

        作者:正在核实中..2009-09-03 12:17:21 来源:网络

        摘要:
        我国古代的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以对“圆”的亲和为源头,以儒、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 体现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主体审美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思维模式, 既合乎于自然,又超越了自然,成了人们在审美王国中所追求的“自由的境界”。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p36)无独有偶,作为一种民族审美心理,我国自古以来也有以“圆合”为美的心理习惯, 认为圆形有圆满、周全的含义,有完美、和谐的意象。这种看法,我国古说中俯拾皆是。如《易》 认为:“蓍之德,圆而神。”认为圆态最富神韵。皇侃《伦语义疏.叙》谈到《伦语》名称时说:“伦者,轮也。言此书义旨周备,圆转无穷,如车之轮也。”又说,“蔡公为此书,为圆通之喻曰:物有大而不普,小而兼通者;譬如巨镜百寻, 所照必偏,明珠一寸,鉴包六合。《伦语》小而圆通,有如明珠。”认为《伦语》之所以可治天下,不在其大,而是如明珠般“小而圆通”,因而可以“鉴包六合”。这里, “圆” 象是最恰切的寓意。唐代的张志和有《空洞歌》:“无而自然,自然之原。无造而化,造化之端。廓然悫然,其形团栾。”更将团圆之状谓为造化之本原。 我国古人这种对圆形的审美崇拜,导致了圆形意象渗透到各种学说中去。 例如南阳忠国师作圆相以示道妙,画出有九十七种圆相。陈希夷、周元公《太极图》也以圆象为体。 朱子《太极图说解》说:“O者,无极而太极也。”就连佛家和尚取名字,也有“圆觉”、“圆慧”、“圆通”之称。即使“坐化”“上天”,也称“圆寂”。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 结果连商品流通用的铜钱,也来个方在圆中,于是“铜钱”被文人戏称为“孔方兄”。
        古代的诗论、文论中,以“圆”论艺则更是常见。《南史.王筠传》载沈约引谢眺语:“好诗流美圆转如弹丸。”元微之《酬乐天江搂夜吟稹诗》云:“布鼓随椎响,坯泥仰匠圆”;《见韩舍人近律戏赠》云:“玉磬声声澈,金铃个个圆。 ”白乐天《 江楼月吟元九律诗》云:“冰扣声声冷,珠排字字圆。”“圆”成为魏晋唐宋以来艺 术追求的至美境界。曾涤生《家书》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论纪泽》说:“古今文人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为主……”看来,所谓“圆”者,“词意周妥、 完善无缺之谓”也,“非仅音节调顺、字句光致而已。”(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p114)这种以“圆”论艺的审美标准,分别体现在文论、作品论、人品论上,而且贯穿于我国古代文论诗论体系中。看来, 我国古代文论很多都把“圆合”谓为极至的完美境界,似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相契合了。
        正是这种久远的圆形崇拜,发展形成了一种“圆文化”。所谓圆文化, 是指在一定中心或目标作用下,事物呈现出辐射状伸展或螺旋式行进, 从而形成事物发展的圆满态势。由这个界定延伸,人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力求归趋于“圆合”, 追求一种圆满无缺的境界。几千年的积淀,已成为一种审美习尚了。例如,“花好月圆”, 美好的景物令人陶醉;“破镜重圆”,苦难后的团聚无比珍贵;“首尾圆合”, 追求艺术作品的完整佳境;“外圆内方”,人格特征理想化的表现。戏剧观赏,人们期待“ 大团圆”的结局;评论时局,人们坚信“天下分久必合”的趋势, 呼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思念亲人,人们向往“月缺终有月圆时”,盼望“千里共婵娟”。当然,“圆”的意蕴,也有对否定性言行的观照和评价。例如为人取巧、 无懈可击谓之“圆滑”,左右逢源、毫无挂碍谓之“圆通”,上下勾连、超然善变谓之“圆合”。等等。
        归结起来,我国古代的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 这种思维模式,以对“圆”的亲和为源头,以儒、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 体现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主体审美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思维模式, 既合乎于自然,又超越了自然,成了人们在审美王国中所追求的“自由的境界”。

        来源:网络

         

      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0(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