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国力的强盛为书法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书法艺术的繁荣时代,唐代书法的鼎盛与官学教育体系密不可分。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国子监下设书学,以篆、隶、楷三体为必修,量化训练严明,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儒家使命。官学以典籍为基、法度为纲、德艺并重的教育范式,恰为当代提供了解析书法教育文化属性的历史镜鉴。
一是书法教育体系的制度保障。《新唐书·选举志》详载国子监专设书学博士,生徒须深入学习《石经》《说文解字》等,“日纸一幅”的量化训规,更将“楷法遒美”列为吏部铨选“身言书判”四才核心标准,使书法超越技艺层面,成为士人立身晋阶之通途,唐代以国家法典之力铸就书法教育根基。
对书法的传承和重视有历史必然性。如今,国家早已将书法教育纳入文化传承与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筑牢文化传承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