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分享到:

      国礼书法家吕建军

        作者:鲍 理2020-10-30 21:38:20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网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2016年初冬,海南省,三亚市,一处宽敞的大厅内,一场隆重的书画展开幕仪式刚刚结束。主持人宣布进入下一个议程:由来自全国各地与会的书画家们献艺——挥毫泼墨,当场创作书画作品。如潮的人流随即散聚为十余簇,分别围观自己心仪的艺术家们的即席创作过程。

        开始,位于角落的一位书法家的桌案旁,只有寥寥数人,相对比较冷落。然而,过了一会儿,人们逐渐聚拢过来,愈来愈多,人头攒动,兴奋地看这位书法家书写一幅行草长卷。这位书法家就是来自河北的吕建军:他衣着简朴、面色红润、体魄健壮,正据案挥毫:仿写怀素的《小草千字文》。

        只见他聚精会神,运笔疾书:或凌空取势,或中锋行笔,或逆锋落笔,或顺势转锋,提、按、运、转;笔锋或侧、或露,无阻挡、无顾虑,一任自然,放纵自如,大有“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挥戈利剑,快马风樯”之势!一时间,观者只见锋毫在纸上游走。时间不长,一卷章法有致、行气洒脱、顾盼呼应,妍美流畅的书法作品完成了。

        每当看吕建军现场书写,总会想起古人一首咏叹书法艺术的诗歌: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

        这首《草书歌》,是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七年(1432)二月十五日御武英殿书赐书法家程南云”的。程南云,明代早期书法家,字清轩,号远斋,江西南成人。精书法诗文,为时所重。明宣宗诗中描绘草书“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的诗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书法名家创作时投入、忘我的情状。

        吕建军,现任中国书画界联合会理事会副主席、副秘书长,中国书画界联合会涿州创作基地主任,中国禅学艺术研究院秘书长,2014年9月被文化部中国乡土艺术协会认定为国礼书画家。他是河北省涿州市人,自幼喜爱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中学时习唐楷柳体、汉隶、《礼器》、《张迁》等碑,而后又于二王、欧颜等名家上均有所涉猎,其中,于“二王”书法,摹写最勤。三十多年来,工余之暇,临池不辍。

        他在青年时代曾拜观山(张国强)先生为师。张国强,字观山,号山行道人,墨香斋主。1946年出生于北京,笔墨世家,大学文化,自幼酷爱书法,初习晋人行草,后上朔古篆、汉隶、魏碑,潜移默化几十载,经观历代大书法家名人墨迹悟得书道,作品融合了碑文与行草的书体,既有碑文、隶书的宽厚大气,又有行草的潇洒清秀。变书体为雄厚苍劲、大气磅礴、笔随意走、个性鲜明、既有传统功力又富有变化的书风。做到古为今用、自成格局,风格独特的“破体”书法,得到了行家的推崇、名家的好评,成为当代著名的有实力的书法名家。观山先生也是当代写“爨体”的大家,擅长“破体”书法,尤以擘窠大字,更见雄浑气魄,所以吕建军每每自言:“师门回首,观山先生是吾启蒙、基础之师”。

        自2012年开始,吕建军的书法作品,先后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及海南省、黑龙江省、青海省、藏族自治区、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举办的书画展览中参展并且获奖。有人在看过他的草书作品后,题诗一首,称赞他的书法艺术:“尽展珠才呈壮丽,快捷潇洒见圆融。手中妙笔生花笔,胸际豪情黎庶情。襟抱云天飞彩凤,神游沧海舞蛟龙。传承草圣千秋业,当代创新开锦程.”

         



      新闻分类
        市场新闻 拍卖新闻
      教育出版 展览新闻
      收藏新闻 综合新闻
      更多...艺术图库
      延村
      唐模
      朗梓古寨
      呈坎镇
      万安古镇
      傣家竹楼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建水古城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044(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458(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