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 眼 80×80cm 2009年 油画
7月3日,由吉林省博物院与浙江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我负丹青——吴冠中艺术展”在吉林省博物院开展,展出了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的68件精品画作。
“我负丹青”源自吴冠中的自传《我负丹青》。他曾说过,“越到晚年我越觉得绘画技术并不重要,内涵最重要。绘画艺术毕竟是用眼睛看的,具有平面局限性,许多感情都无法表现出来,不能像文学那样具有社会性。”他还说,“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
身负丹青的吴冠中,用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油画的民族化,二是中国画的现代化。“我想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吴冠中在油画、水墨画领域中不断求索、出新,其艺术作品融合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美学和西方绘画的现代技法,他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成果,推动了20世纪晚期的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步伐。在此次展览中,观众或许能透过作品对这位充满艺术活力的画家有更多的了解。
据吉林省博物院院长韩戾军介绍,这是东北地区首次引进该展览,“展览展出了吴冠中先生的油画、水墨画和速写作品,观众能够从中感受这位画坛巨匠毕生的艺术追求。”韩戾军表示,这次展览是吉林省博物院拓展博物馆职能的一次探索,也是该院今年的又一个交流展览,“今年我们也将把院藏的张大千作品送往浙江美术馆进行展出,进一步促进两地的文化交流。”
吴冠中的长子吴可雨在回忆父亲时说:“父亲一生最大的痛苦,就是因各种原因不能创作;最大的快乐,就是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所以,父亲多次嘱托,身后不要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想念我,就去看我的画吧’。”这句话就像是一个约定,让许多喜爱吴冠中作品的人带着这份思念来到了吉林省博物院。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