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网旗下网站
| 网站地图 | 设为首页 | 18611689969
    当前位置: 民间艺术网 >> 美术史论 >>
国画家网
美术家网虚拟展厅
美术家网虚拟展厅
    1. 公共艺术印证新都市文化
    2. “文化”这个词在拉丁语的原意是“市民”或“城市居民”,从一个侧面表明文化本身是由人类的聚居而得到发展的。城市的发展记载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影响着社会总体文化的发展。反过来,文化的发展也将反作用于城市的发展理念。   如果说工业化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是“经济”的话,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文化”。未来的城市文化将如何体现呢?在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艺术已全面进入社会日常生活,或者说公共生活逐步走向艺术化。城市是人们的共居场所,是一个大的公共环境,将“公共”与“艺术”结合成特殊的领域,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艺术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走向“ [详细...]
    1.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2. 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成为近期美学研究和文艺学研究中的热点话题。任何学科的存在都必须以一定的学科规定性为依据,这是创立一个新兴学科绕不过的问题。尽管许多学科进入教育体制往往都是先实施后界定,先运作后论证,但是其学科规定性之依据终究必须得到确认,因为如果这一点不明确,学科的建设就不能避免紊乱失序的情况,势必妨碍学科的健康发展。总的说来,建立一个学科需要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它的研究领域有多大?学科边界何在?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逻辑起点何在?逻辑构架如何?它采用何种研究方法?凡此种种,也是作为新兴学科的“文艺美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艺美学”与“文艺学”、“美学”有关,它是在这两大传统学科交叉、重叠的结合部产生的一门新学科。&ldquo [详细...]
    1. 艺术与科学革命(1)
    2. “艺术”一词,原指“技术”,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正好代表与“科学”或“技术”相反的人类创造成果。但如果翻检任何一部现代英语辞典,就会发现,“艺术”一词的首要意义依然是“科学或知识”的形式,而其第二义也是“达到某种目的之系列手段与程序”。现在人们普遍认可的区别于上述释义、包含美的观念的“艺术”,始终不是“艺术”的第一义。   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上个世纪50年代曾暗示,17世纪的西方科学革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发轫的“视觉革命”。埃杰顿更进一步提出,由14世纪意大利画家乔托所开创的&ldqu [详细...]
    1. 艺术与科学革命(2)
    2.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探索世界的两种平行的方式。那么,它们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区别呢?20世纪的人,在看待这个问题上已与17、18世纪的人大相径庭。罗素认为:“在艺术上,没有天赋,就创造不了有价值的作品,而在科学上,甚至庸才也能为伟大的事业添砖加瓦。”立体派画家布拉克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区别在于:“艺术家力图激发人的情感,科学家力图令人信服。”也就是说:科学追求客观的精确性,排除多义性,寻求可以为大家辨认的客观性;艺术接受多义性,甚至加以强调,认为在主观经验王国里,多义性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现在许多人同意这种说法,但没有理解它所包含的深刻悖论。艺术的直观性使许多人误以为艺术易于理解,而科学则不然。艺术家和科学家普遍认为两者不同,所谓“左脑右脑”的假说更加剧了这个 [详细...]
    1. 当代文艺给历史留下些什么(1)
    2. 我国五千年文明发展史,具有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每一个中国人无不为之自豪。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有大量经典留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当之无愧的瑰宝。现当代文艺史上,我们也有不少让人高山仰止的文化巨擘,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他们的许多传世佳作已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在中国当代文艺苑地里也活跃着许多名家与新秀,创作了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创造了骄人的文化业绩,为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当代文艺所取得的成就,与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水准、与一个伟大时代对文艺提出的新要求来衡量,应该说还有不小距离。尤其面对商品大潮的冲击,快餐文化的兴盛、严肃文化的萎缩、娱乐狂潮的汹涌、文化垃圾的增加,无法不使人对其现状和前景产生几分担心。看一看地摊上书刊那竞相比赛露与透着装的 [详细...]
    1. 当代文艺给历史留下些什么(2)
    2. 每一代人都有其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中华文明历数千年艰难坎坷而依然生生不息,就因为在每一次重大的历史关头,前辈先哲们都表现出了勇气、智慧和理性。今天,中国人民正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跋涉、奋斗,作家、艺术家们应该有眼光、有勇气超越世俗生活的羁绊,以自己的作为来证明: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进步中,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感悟、探索,我们的灵性与理想,确曾达到过令人钦仰的高度。所以我们必须正视今天文化生态失衡、消费结构失调、理想精神失血、人文关怀失落的现象,牢固树立历史责任心和现实紧迫感,以对自己对文艺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认真规划中国当代文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让文艺在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独立思考中,真正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首先,要切实而不是空洞、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深入而不是肤浅地面向生活、面向时代、面向人民,传递出时代和人民的真实心音。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文艺 [详细...]


Warning: Smarty error: unable to read resource: "user/4141/template/block_1917.tpl"(www.minjianyishu.net/ajax_op.php) in /www/web/sitemagic/public_html/libs/Smarty/Smarty.class.php on line 1093
艺术市场
中西融合:一位美国学者眼中的刘万鸣艺术
2025年3月,美国密歇根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大学首席客座教授马丁·约瑟夫·鲍尔斯访问中国国家画院。在访问期间,他参观了中国艺术家刘万鸣的工作室,并对刘万鸣的画作《墨...【 详细 】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破百万件
国博售出第100万个凤冠冰箱贴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  卢 旭 摄 3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现象级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 详细 】
荣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中国女性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设立于199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法国欧莱雅集团联合成立。每年评选出5位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杰出女科学家,表彰她们为解决重要科学...【 详细 】
展览新闻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242(s)   42 queries